本科生教育
春秋学社举办《近代的尺度》第三部分:“近代尺度丈量下的实距”读书分享会
发布时间:2020-12-03     访问次数:

11月21日晚7点,春秋学社举办了《近代的尺度:两次鸦片战争军事与外交》(以下简称《近代的尺度》)第三部分“近代尺度丈量下的实距”读书会。本次读书会有幸邀请到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2010届校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编辑陈肖寒博士作为导读嘉宾。春秋学社常务副社长杨晓锐同学主持会议。

读书会开始后,陈老师首先分享了他对于《近代的尺度》一书的总体认识,展示了一些相关图像资料,提到茅海建先生个人的从军经历对其近代军事史研究起到的作用。接着,他从战场上的军队布置、作战方式以及战场外的后勤补给、军队组织、军令传达等多个角度剖析了影响战争胜负的因素,并在其间穿插介绍了清代八旗、绿营职能和布防体制等知识,提出战争的胜负常常由“战场外的因素”决定。而后,陈老师就“如何研究军事史”这一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特别强调了“假想敌”是军事史研究的重要概念,引入这一概念有助于研究者清晰地认识一支部队的性质,正确地评价其实际作战效能。最后陈老师与同学们讨论了阅读和评价历史学专著的方法和视角问题。他认为评判一部书所用史料的好坏,应当先看史料是否能真正说明、反映问题,不必纠结于史料是否为一手的,而在评价一部书时,要注意“读书是论是非,而不是争胜负”,要着重体会作品的长处,纠大错放小错,从中汲取新知。最后,他还针对历史学研究中的“后见之明”与“同情之理解”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在个人展示环节,来自北师大珠海校区的任正同学提炼了《近代的尺度》第三部分各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分享了自己阅读本书的心得。他结合地图介绍了虎门之战、浙东之战、吴淞之战、大沽口之战的过程,详细分析了清军在排兵布阵上的特点进而从阐发了自己对清军战争屡屡失败的原因的思考。同时,任同学也提出了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疑问。陈老师进行了细致的解答。

展示结束后,同学们就两次鸦片战争的战略战术、英军对清军的认识、近代中国军事制度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提问和讨论,陈老师一一耐心回答,并在最后强调了近代史研究的国际视角与外语学习的重要性。

本次读书会兼综多种视角,旁及多个领域,深入全面地探讨了《近代的尺度》第三部分所涉及的军事史问题,同学们均表示受益匪浅。

(春秋学社 陈玺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