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
中国近代史读书会讨论《满与汉》
发布时间:2016-04-12     访问次数:

4月5日下午,中国近代史读书会在主楼603举办。本次读书会以“新清史的挑战与回应”为主题,阅读美国学者路康乐(Edward J.M. Rhoads)的著作《满与汉:清末民初的族群关系与政治权力(1861-1928)》(Manchus and Han : Ethnic Relations and Political Power in Late Qing and Early Republican China, 1861-1928)。

首先,杨猛对该书做了简要介绍与评价,认为该书基于实证,论证充分,从族群角度考察晚清史,并显示了辛亥革命史研究就权力结构而言“由外而内”的研究趋势。来自牛津大学、主要研究晚清西北回汉关系的何娜则认为该书的目的和观点都不同于“新清史”,亦未直接应对新清史的议题,缺少理论的突破。

讨论首先围绕该书的主题,即清末民初的满汉关系及清廷的举措展开。潘若天提出,对于辛亥革命前后历史,与其以满汉对立的角度看,不如以满汉适应的过程来看。民族史方向的刘惠指出“民族”这一近代概念在用于清及以前的民族史时需要考虑其适用性,在处理清末民初民族的相关论述前应先厘清时人对概念的理解程度,“满与汉”有其预设的矛盾,不足以代表当时的民族关系。郭蔚然认为革命党人的排满宣传目的在于彰显革命性;葛静波则认为清廷之败在于未处理好关键几年的舆论导向问题。杨猛主张可以用“离异与回归”的观点看革命党人的反满宣传,特别是如刘师培等人前后的政治摇摆。

随后,大家就新清史的一些议题展开讨论。何娜指出,该书没有涉及清末民初中国由“帝国”转变为“国家”的过程。她认为,梁、孙等人的满族观念反映了其对国家建构的设想;辛亥革命是华夏为本的革命,其在边疆的发生过程则被历史研究低估了。葛静波指出,美国的新清史研究受其自身种族历史经验的影响。杨猛提出,可以从人的因素重新审视清廷与满族问题,以爱新觉罗家族为视角,试着将新政时期的“参照中西”与清初的“参汉酌金”作比较。

此外,大家还讨论了相关的一些理论问题和具体问题。经过深入讨论,大家加深了理解,交换了观点,并有所启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我们欢迎更广泛的学友参与进来,大家共同切磋学术、增进友谊。

徐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