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6日晚7时,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李鸿宾应邀为我院师生作题为“试论河朔胡汉语境之消解问题——以成德镇数合墓志为案例”的专题讲座。此次讲座属于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京师史学名家前沿系列讲座,由历史学院徐畅老师主持,全程共两个半小时,约40余名师生到场聆听。
李鸿宾老师首先对讲座题目进行拆解,提示题目中的“墓志”指胡系将领的墓志,拟从近年来新出土的成德系军将墓志出发,就其族系认同更改一事进行考察,并探求产生这种变化的外在与内在因缘,进而认清唐朝族属文化之特性,揭诸族系政治之本质。李老师特别强调历史学研究的程序与范式,从阐述现象,到形成解释,再上升到本质问题,从而以小见大。
讲座的第一部分,李老师交待了研究胡汉问题的缘起,他提到北京大学历史学系邓小南教授曾经发表过关于宋代“胡汉”语境消解的文章,他从邓老师的判断出发,思考唐代的民族及族系关系问题,回应唐时“胡汉”语境是消解还是再生等问题。
第二部分,李老师关注河北成德镇胡系将领的族属及其族系认同的转变,他先后举出张孝忠及其后人、王武俊父子、王廷凑父子三个案例,通过对比上述军将在《旧唐书》本传中的记载与其自身墓志书写的差异,发现这三个家族都有一个由“胡”向“汉”转折的过程,而这种转折以墓志记载最为明显。
第三部分是对族属认同为什么会转变的解释。李老师先阐明,胡—汉转变的现象在唐朝普遍存在,第二部分列举的案例都属于唐后期,他又补充了贺跋亮家族与安菩父子作为唐前期的案例。通过解读这些案例,李老师指出唐前期胡系家族文化转向的内在动力是政治认同,而在转型过程中,这些家族成员的主观意识起了支配性作用。唐后期族属认同的转移则隐藏于“本土化”背后,与现实政治密切关联。
最后是阐述族属认同转变的路径与实质。李老师引用巴斯、王明珂、潘蛟、萧启庆等学者关于族属认同、中心区与边缘区的理论,认为族属认同的转化有几种不同的路径。处于汉地中心区人群的融入进程最快,而边缘区、交叉区的人群则会保持其原族属,或经常性变换其族属认同。李老师认为族属认同转变的实质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婚姻关系,二是权力的支配与顺随权力的利益诉求。
李老师讲座的主要内容结束后,主持人进行了总结。在交流与提问环节中,朱露川老师和多位同学与李老师进行了深入交流。李老师就正史与墓志两种史料之异质是否会影响相关研究及判断的问题,墓志的书写是否会受到撰者自身认同影响的问题,如何理解“胡化”概念问题,李唐王朝的汉化是否更接近元朝的儒生化而非明朝的汉化等问题,详谈了自己的看法;观点鲜明,思路迅捷,旁征博引,颇具启发意义。晚9时许,讲座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结束。
(撰稿:张诗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