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历史教育论坛”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1-12-09     访问次数:

2021年12月4日至5日,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学院与历史学院联合举办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历史教育论坛”,邀请粤港澳大湾区历史教育相关领域的专家、优秀历史教师、教研员,共同研究、探讨大湾区历史教育未来方向、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历史学科公费师范生全程参加了论坛。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学院向本琼副院长和历史学院黄国辉副院长致开幕辞,对与会代表热心支持北京师范大学的人才培养工作表达了感谢,希望大家携手推进中国基础教育的发展,祝愿本次会议顺利举行,为中学历史教育提供有益的思考和借鉴。

论坛分三场,内容包括主题发言、专题研讨、教学展示等,分别由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郑林教授、马卫东教授和广东省教育研究院陈家运教研员主持。

马卫东教授作《中国基础教育历史课程与教学改革路在何方——大湾区教育改革的历史使命与责任》主题发言,从历史教学改什么和怎么改、历史新课程需要怎样的教师、历史教育变革中的大湾区等方面探讨了当代中国教育改革之路。

郑林教授作《未来教育的趋势与历史教师的坚守》主题发言,论述了全球化背景下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和历史教师的坚守。郑林指出,面对一轮又一轮教学改革,历史教师必须坚守求真和致用两个原则,用“真”材料作“真”解释,以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主题发言后,是专题研讨。

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黄牧航教授以《中学历史核心素养的测量理论》为题,从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测量体系、核心素养测评模型等方面阐述了中学历史教育的评价体系。广州市教育研究院高级教师邹樱作《促进学生发展的历史课堂评价和教学》发言,提出评价目标要基于课程标准,要将评价渗透在整个教学和学习过程中,从复杂情境出发,激发学生的外显行为,并以此为依据进一步调整教学。江门市教育研究院教研员陈振晓分享了江门市“主题+问题链”教学模式的实践经验。

珠海市第一中学赵冉老师以《中国共产党革命道路的开辟》为例,强调历史教学要理清事件的起承转合,创设情境启发学生,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珠海市斗门区和风中学吴价宝老师介绍了利用珠海本地党史资源开展教学的经验,广州市铁一中学崔迎老师介绍了将革命传统教育融入高中历史教学的路径,阐明了必修课、选修课、拓展课三种课程中的革命传统教育如何开展和融合。

华南师范大学王继平教授以《高中历史教学策略》为题,探讨了大概念及其在课程与教学设计中的应用。揭阳真理中学林海珠老师作《初中历史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的课堂教学策略探究》经验分享,深圳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周晓楠老师以《走近城市感悟历史,提升能力涵育素养》为题,介绍了利用城市建筑探索当代历史的思路。台山市新宁中学唐新成老师的发言《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目标与历史教学方式改革》,分享了自己在改革历史教学方式,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目标方面的经验。

在教学展示环节,围绕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两个主题,开展了初中和高中课衔接的展示和研讨。珠海市拱北中学梁艳芳老师展示初中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广州市玉岩中学杨万全老师展示高中课《为人类求解放——马克思主义的真谛》;深圳明德实验学校付华敏老师展示初中课《中国共产党诞生》,东莞高级中学赵晓东老师展示高中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展示后,授课教师介绍了教学设计思路,并与参会的老师、珠海校区的公费师范生互动交流。

最后,马卫东教授对本次论坛作总结,郑林教授致闭幕词。

柯珊沙 撰稿